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所在位置: 首页» 专家观点

孟晖: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发展赋能提质
发布时间:2021-01-04     浏览量:

 

C:\Users\院办\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孟晖.jpg

 

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听了上下午领导、专家们的报告,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武汉市教育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机制体制改革方面的情况。

 

2020年中国在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城市是武汉。今年年初一场疫情让武汉经历了非常惨痛的至暗时刻,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支持下,我们走出了这样一个艰难时光,取得了关键胜利,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冲刺疫后重振。在教育改革方面,制定了《武汉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目前正紧锣密鼓制定“十四五”规划。后续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武汉的教育赋能提质。

 

   第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公办教育要实现的是优质均衡,民办教育是规范、特色。目前我们的“十四五”规划教育现代化2035框架内,正在制定武汉市的中小学教育的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规划需要有一些新内容,比如在空间布点上覆盖了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每个区定点的劳动教育基地。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在学前教育首先要全面推进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目前,武汉学前教育在幼儿36,入园率92%十几年前只有16多万人,“十四五”末还会增加10多万人,达到45万人。扩容和优质依然是我们的重点,每年增加学前教育容量,保证普惠和优质。就基础教育整体来说,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和评价,包括教育教学相关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点。学前教育需要落实幼儿园的年检结果公示制度、办园行为指导制度,包括在“十四五”期间完善办园水平的认定办法,深化无证幼儿园和幼儿园小学化的专项整治,全面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幼儿园管理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学前教育资源的平台建设,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优质幼儿园的建设等。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今天的学习,我们觉得公办园、普惠民办园、高端民办园的合适比例大致在5:3:2。需要确保公益普惠幼儿园占80%以上,布局一些高端特色的幼儿园。武汉市在学前教育面临的矛盾主要是扩容。每年新增幼儿2万多人,新增幼儿园目前一百多所,“十四五”期间还会有这样一个速度。

 

    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优质均衡。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六大机制,主要是完善学区制的推进机制,探索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主动发展机制,完善干部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创新评价促进机制。武汉市委市政府已经就这六大机制正式发文,通过各种方法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

 

    普通高中阶段主要是优质多样化发展。我们认为优质均衡不应该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用高中阶段的区域均衡带动义务教育的均衡,所以我们启动了领航高中建设、特色高中建设,十几个行政每个都要布局1所以上的顶级高中和区内的优质特色高中,只有在空间布局上实现高中区域均衡,这样家长有信心,生源有保障,教师、校长也有干劲。如果高中在空间布局上不能实现区域均衡,这样从小学阶段、家长、孩子就会向其他优质高中聚集的区进行流动,并由此带来老师学校的信心丧失和社会面的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比如招生制度的设置,资源师资的投入等一系列方法,确保武汉目前高中的区域均衡。从今年开始包括“十四五”期间还启动了高中的条件改善工程,把高中扩且提质通过市域统筹,以普通高中的区域均衡和特色多样化发展带动并保障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

 

    实现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民办教育一是要明确发展定位,统筹规划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合理布局。在学前教育阶段鼓励发展公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布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刚性要求,引导民办高中学校走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办好一批优质的民办高中,支持创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和小规模特色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继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展校外素质教育,同时政策上完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畅通社会资金和优质资源的进入民办教育的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刚刚我们的刘林会长也讲说,疫情期间北京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民办学前投入十几个亿武汉也一样,综合施策,保障民办学前幼儿园因疫情而倒闭。还推动成立武汉民办教育的发展基金,扶持普惠性、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良性规范发展,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培训、职称各个方面保障教师地位和专业发展,建立起长效机制。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探索一些新的发展模式,比如探索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互相委托管理,促进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成长机制,在国际化方面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在民办教育规范方面,我们要推进有效监管。第一步要加强民办教育领域的党建工作,目前已做到全覆盖,下一步将完善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同时健全民办学校的财物资产管理制度,推进民办学校学费专户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将教育执法纳入地方综合执法,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履行社会责任这些方面的作用。

 

第二、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优化教育的供给侧。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么做?往近看,让孩子成为人才,心灵健康、身体健康、成绩优秀,能让孩子进入理想中的高等教育学校,就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往远看,是成就人生,我们现在要求优质的高中和学校质量跟踪要再往远处看,你的校友毕业以后,整个人生过程中,人生幸福、三观正确,于己于家庭于国家民族于社会有作用、有贡献,就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在评价制度这一块,涉及到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制度。首先是出台了一案一标,《武汉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新时代武汉市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完善评价指标。对学校怎么样评价?学前教育阶段,坚持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认定评价体系,进一步聚焦安全规范、保教队伍质量,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坚决遏制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深化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进一步聚焦孩子们怎么学教师怎么教环境怎么建制度怎么立负担怎么减质量怎么升用学校进步指数的增值指数衡量办学质量。在高中阶段有序推进新中考、新高考,进一步聚焦资源配置,深化普职协同,促进普通高优质多样化发展和职业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肯定是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同时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导向。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实施科学保教能力作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学教育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继续深化有效德育的星级评价跟等级评价。在智评价方面,围绕新高考、新中考全面考察孩子的德智体美方面。体育评价上要优选和增加通过长期体育锻炼方能提高的运动技能和身体指标,在美育评价方面加强美育考察,推动塑造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劳育评价上,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依托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加快构建基于智能化、大数据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实现五育评价促五育并举、五育协同、五育合。

 

第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制改革,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次经历了新冠疫情实战检验的武汉基础教育,对教育信息化又有了的认识。今年从年初2月1日开始,高中毕业年级实施了线上教学,2月10日所有中小学全部线上教学。经过复学后的线下检验和中考高考实检验,保证了教学质量。入选第一批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这又给了武汉一个机遇。未来教育信息化到底怎么样,我们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技术的变革如此磅礴汹涌,三年、五年以后到底怎么样改变教育,我们尚未可知。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无人区。依托已有经历和经验我们采取了措施,制定了方案。大幅升级一些的学校网络和核心设备硬件水平,全面普及中小学智能化课堂教学环境和智慧校园,建立武汉市教育大数据中心,研制武汉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规范和标准,组织分类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绘制全市各区信息素养地图,开展基于数据、面向过程的校长、教研员、师生信息素养水平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并及时干预实施。同时打好课堂教学的主攻战,依托武汉教育云平台和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坚持打好课堂教学的主动战,同时推进智慧课堂建设。

 

我们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今年秋季学期遴选120所中学开展了人工智能的教学试点,同时实施差异化教学资源的供给服务,创新供给方式,实现教育资源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个性服务。从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提升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智能化条件下新一代高质量内容,导入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小度、强交互、智能化特征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同时探索建立基于武汉教育云平台,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支持远程管理协同、教研协同、课堂协同、资源协同,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四、探索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确保优者从教、教者从优。

 

武汉教师的数量是不够的,每年新增的学生将近八九万人,武汉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几十所新建的学校、上百所新建的幼儿园投入使用,同时编制管理的严格限制了我们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和扩容。另外结构不优。由于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问题,使得现有的教师出现超编不够用的现象“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方法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欠优问题。首先,坚持师德为先,把师德作为刚性目标。在教师的补充上,要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的动态编,建立事业单位集中招聘、专项招聘和高技能人才引进的综合办法。全面推进区管校聘,部分区尝试推动员额制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教师待遇,体现差异化、激励化,保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第五、深化督导体制改革,加大督学督政制度。

 

“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督学督政双轮驱动。在督政方面,建立完善对区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制度要长牙齿,特别是在区级政府督政这一块深化优质均衡的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察监测机制,继续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工作,建立行政主导、项目拉动、督导保障的督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