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所在位置: 首页» 专家观点

孟繁华:构建指向功能实现的教育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21-01-04     浏览量:

 

C:\Users\院办\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孟繁华.jpg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孟繁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4亿人,专任教师1001.6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在教育公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事业确确实实已经成为最大规模、最受瞩目的一项事业,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到自豪。但同时,发展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如何提供给学生适合的、高质量的教育,如何激发整个教育事业的活力,如何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范式等等这一系列的老问题和新问题交织在一起,仍有待解决,这可以说是“成长的烦恼”。未来发展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当然,这些烦恼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关键在于我们广大基层工作者在把握中央提出教育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创新举措。

 

回到教育本身,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我们基于教育目标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按照功能呈现的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按照功能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这些在教育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同时,就教育对立德树人的贡献来看,还有三点重要的功能:一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二是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三是建构学生的生存方式。教育目标就是在实现这三点功能的基础上达成的,这是一个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力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其实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即当前教育领域呈现的问题不是修修补补的局部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必须通过教育整体格局的变化和机制体制的突破,依托系统整体观,靠重建教育生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而使得教育的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什么是生态性问题?我讲一个小故事,七八年以前中央电视台播放非洲马赛马拉大草原的角马迁徙,每天直播。角马迁徙过河,鳄鱼在旁边埋伏,抓住机会直接吃掉老弱病残,看着非常残酷,我当时就在考虑,其实这就是一个生态链条,如果保护角马不被鳄鱼吃掉呢?那么可能的后果就是鳄鱼饿死了,角马群体急速壮大,这很容易会带来另一个生态链条的新问题。所以生态体系非常有意思,要自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平衡。不能简单地说做大做强鳄鱼或做大做强角马,过度干预可能会打破恰到好处的生态链条,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是生态理论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推进教育发展进程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体系,今天就重点说一说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态,本身就具有生态链条和生态体系的问题。基础教育发展这些年取得巨大成就,但仍有一点老百姓不够满意——高考指挥棒及其所带来的连带效应,唯分数取向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虽然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乡差别、区域内校际差别仍然较大,高等教育学校间仍不平衡。当基础教育学校间的差别变成影响高考竞争优势的要素、影响进入高等教育学校的层次水平时,现在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诸如减负等举措,是很难起到实际效果的。

 

高等教育生态本身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生态,具有联动效应。我们现在在谈起一些学校好不好、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主要的评判标准,仍然是升学率,尤其是知名大学升学率。超级中学升学率高,从学校本身来说,想把自己的学校做强,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你说有什么错呢?把鳄鱼做大做强,就鳄鱼自己来说一点错都没有,符合诉求。但是对教育生态有巨大影响,把鳄鱼做大了,角马没了,生态体系遭到了破坏。这就是问题。

 

    教育领域的问题用教育学的办法解决没什么问题,但社会问题用教育学的办法恐怕解决不了。是社会问题就要用社会学办法,经济学问题用经济学办法,教育学的问题用教育学的办法,管理学问题用管理学的办法,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核心准则,经济领域追求效益,文化领域追求百花齐放,教育领域追求育人,用错了规律就麻烦了,这也是生态问题。比如影子教育的问题,现在K12阶段的校外培训非常厉害,北京校外培训机构产值2000亿,规模很大。从经济学角度看没有问题,市场繁荣。但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如果校外培训的基本出发点不是立德树人,而是提分儿,那就是问题,市场规律僭越教育规律,教育本身的目的被异化,从社会角度来说问题更大,导致比较严重的内卷化,系统性的功能衰退,生态恶化。如果仅靠教育内部进行治理,我个人觉得,不说悲观,也是有点力不从心。从教育内外部治理,从法律层面才能真正治理。治理不是打压,而是干预和涵养并举,有效的干预;加法和减法并举,该做加法就做加法,遵循教育规律做事情。维持正常的生态体系,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还有教师培养的问题。从根源上讲,师范大学是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来源,是主力军,虽然现在教师教育体系是开放的,但师范大学至少占一半,主力军的位置毋庸置疑。师范大学生源从哪儿来?从中学来,中学培养学生升入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培养师资又回到中小学,这又是一个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要提升生态位,单一做大做强不合适,普遍提升生态位应该怎么办?职前职后一体化。一方面做大做强学科优势、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从而吸引更加优秀的生源,另一方面做好在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内部可以形成一个循环,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把师范大学办好了,办学实力增强了,培养人才的质量也提高了,教师队伍入口关也把住了。如果把整个教师队伍补充的起点质量提高了,未来十几二十年以后就会形成普遍提升的效应,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所以,总结一下,处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局的新的时间节点上,教育发展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一定是公平、优质、有活力的生态系统,不同学段、部门有效衔接、彼此支持,形成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教育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指向功能实现的教育系统,形成教育发展的健康生态,是关键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