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名家云集 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3-11-30     浏览量:


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11月25日-26日在北京举办。众多教育名家齐聚教育局长高峰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交流经验、分享智慧,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寻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现推出众位教育名家的精彩观点集锦,以飨读者。



新关系,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新遵循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先生在主旨报告《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中指出——


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技术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技术是手段,教育的生态、教育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师生关系的变化促进人的个性而全面的发展。但是立德树人的目的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塑造人的心灵需要教师的心灵关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次发文件都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二是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并不排斥传统,现代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仍然要把课讲好。讲解、练习、记忆仍然是需要的。我们不应反对一切的记忆,古诗词、外语这些都需要记忆。教室需要留一块黑板,我们不能被PPT绑架。一个概念如果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讲,比在PPT上一晃而过,学生印象会更深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5月26日发布2023《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呼吁,教育系统应始终确保以学习者的利益为中心,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来支持基于人际互动的教育,而不是取代人际互动。所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不是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要发挥促进的作用。


三是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虚拟有利于学生感知外部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实是复杂的,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所以,应该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亲身体验,扩大视野,增长智慧。



新四观,数字化时代教师要实现的新跨越


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


黄荣怀教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变革》主题报告中指出——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以ChatGPT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到社会方方面面,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这个大背景下面,未来的教育应有新四观:新知识观、新学习观、新课程观和新教学观。新知识观是众创共享,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来源于同伴,来自生活,以及互联网带来新的信息数据;新学习观是智联建构,不仅是在老师帮助下进行知识建构,还会涉及到环境、社会方方面面;新课程观是融通开放;新教学观是人机协同的教学,机器人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学生。


教育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的典型场景。教育机器人实际上没有机器人的某些元素。我们把教育机器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机器人教育,指活动、课程、平台、资源系列,包括通过设计、编程、运行机器人来提升学习兴趣、学习的能力,比如说乐高的机器人模块、创客教育、STEM教育都属于机器人教育;另外一类是服务机器人,包括通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目前国际上共有7种典型的教育机器人应用领域。一是STEM教育的机器人;二是面向机器人的编程;三是社交机器人支持下的语言学习;四是课堂教学中的机器人;五是机器人辅助特殊教育;六是老年服务的认知训练机器人;七是基于“对话代理”的个性化辅导。


课堂教学中机器人到底能够起什么作用?普通教育领域,在中小学阶段,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升参与度;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强化系统理解抽象概念;特殊教育领域,如在自闭症康复教育中,教育机器人可以作为导师或者社交工具减少负面情绪。


黄荣怀简介: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



新改变,数字化时代教育的新样态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余胜泉教授在《智慧时代未来学校新样态》专题教育中指出——


要回应智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育不能去反复训练学生做机器能做的事情,而是要着力塑造人区别于机器的创造力、社会能力、毅力等,要着力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善良、合作、同情心等良好品质,使其富有学识、智慧和能力,能承担社会责任。教育不是制造考试机器或培养考试机器,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由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向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转变;要由以学科为中心向整体化知识教育转变;要由重视知识技能向重视知识创新转变。要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扎实的学识,更需要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拥有创造性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来学校必须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为此未来学校会在几方面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


第一,未来学校的办学空间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未来学校空间将不再只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交互在一起,不分彼此、不分你我,实现三元融合世界。


第二,拥有智能教育空间以后,未来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发生改变,课程、教学、学习、课程实施方式都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


第三,未来学校教学评价会发生变化。智能技术将提供全过程、多维、高效反馈的新手段。


第四,未来学校的教育管理会发生变化。未来教育管理通过大数据支持智慧决策,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让数据说话,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教育运行状态,提高安全水平,实现全方位即时远程监控指导,实现智能化应急处理。


第五,未来学校的教育服务也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的普世计算功能,会推动学校向公众提供泛在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教育服务将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嵌入日常生活,推动教育服务业态虚实融合。


余胜泉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市十四届政协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新评价,数字化时代学生评价新模型


张  生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教授


张生教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评价改革——学评融合理念下的评价育人》专题报告中指出——


学习评价诊断性不仅要用,而且要用好,不能简单用评价结果来排队,而是找到背后的规律,让更多的人利用规律育人,所以评价诊断性也是统一思想,也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评价不仅有诊断性,还有更重要的特性,就是评价的学习性。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时代,新的评价理论是什么?张生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就是既要发挥评价诊断性功能,更要让评价具有学习性。


数字文明以后,收集数据方便了,所以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更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数据采集方式。要抓取学生的思维生成、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学生反思改进等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建模,最后基于大数据模型进行诊断,这就是未来的教育评价理论。要提高课堂质量,发挥评价作用,第一件事情就要让课堂课程做思维生成,要超越课程,超越内容,要达到学生思维显性化。评价不能光是生成数据,生成背后要符合人类高阶思维模式,比如说发散性思维、对比思维、分类思维、归纳、演绎、流程思维、因果思维、类比思维,这是人类基本思维。用这些思维高效处理信息。


张生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组测评组专家。



新视野,教育强国建设应锚定世界强国梦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褚宏启教授在《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治理变革》专题报告中指出——


只从教育角度讨论教育强国没有实际意义,应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去看教育强国建设,教育要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强国。所以,教育强国建设应锚定世界强国梦。


与世界强国对接,首先要调整教育体系结构。先进制造业有十大领域,我国产业结构要升级,这十大领域必须加强,这意味着整个教育体系结构需要调整。中国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做了调整,但是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实力强不强,主要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科学研究发展再好,技术再好,不能把它变成产品,依然没有战斗力。“双一流”大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源头,第二个是技术,第三个是产业,三个要实现贯通。


最后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要实现科教融合;本科阶段,主要解决“优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分绩点制”两个核心问题。学分绩点制体系下,学生的绩点好,可以推荐免试保研,可以有很多好的机会,导致应试教育向大学蔓延,这都需要改革。


褚宏启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河北省教育厅挂职副厅长、北京开放大学校长等职。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



新素养,在数字技术时代不期而遇


吴  砥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砥教授在《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主题报告中指出——


很多老师认为教学中的问题自己就可以发现,不需要借助技术来进行发现。实际上,很多教学问题只有借助技术才有可能被发现。因为老师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情况,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三个学生,是可以因材施教,教得很好;但是如果一个老师教30人、300人,就没有办法关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时候如何做到大规模与个性化的统一呢?换句话说,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只能依靠大数据,对每个学生进行画像。


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是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因为数字化时代合格的接班人,要具备数字时代的竞争力。如果老师主观排斥数字化的环境,宁愿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其实是在逃避“培养数字时代合格下一代”的责任。


吴砥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会技术委员会(CELTSC)副主任。参与《教师数字素养》《中小学校基础数据》等多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研制。



新动能,超越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吴  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吴娟在《中小学学科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规划与实现路径》专题报告中指出——


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们每年接触到的大学新生,非常明显的一个表象是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思维还是应试思维。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往哪里去?一方面是技术,软硬件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更新换代非常快。同样,大家的理念、观念,以及技术进步之后,思想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些变化对于教育一定会产生影响,影响表现在哪里?教育又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育人观念要做调整,要改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要有跨学科的课程,要有主题任务群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这些概念,都是在育人层面上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高阶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形成不被技术取代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看实践的路径,第一,老师要变,要形成双核能力;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学生借助智能终端进行探究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沉浸式探究; 第三,要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也是全学科学习的需要。


吴娟简介:教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师大在线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高级顾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十四五优先关注课题、北师大教改课题共10项;主持参与各类横向课题50多项。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2vJfCiM3ShkkkBZ2jo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