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我院邀请刘海峰教授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与高考改革”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4-17     浏览量:

图片1.png

4月15日上午,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邀请,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做题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与高考改革”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宋珊萍主持,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高升、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陈志国,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部的学者、教师、研究生参加。

图片2.png

刘海峰教授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为切入点,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新高考改革十年总体评价,高考综合改革未来展望”进行了讲解和阐释

图片3.png

刘海峰教授指出,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项战略以系统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考试招生制度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枢纽作用,而高考是我国人才选拔和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国之重器”,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助推器、是防止人情泛滥的筛选器、是改善社会风气的净化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高考内容选择关系到科技发展基础和STEM专业人才培养,高考制度的实行关系到人才的涌现,高考改革与教育、科技、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海峰教授认为,新高考的成效与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点:一是增加学生选择性,有助于学生实现文理兼通;二是促进高中办学多样化,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三是分散学生考试压力,学业水平考试性质发生了改变;四是倒逼高校优化专业,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同时,刘海峰教授指出,新高考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学习负担问题、选科赋分问题、功利选科问题以及应付合格性考试问题。

刘海峰教授认为,未来高考综合改革应注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针对不同科目成绩赋分问题开展研究,实现不同科目间成绩等值;二是针对“3+1+2”模式中物理与历史科的分值和权重问题开展研究,提升差异化群体分数的可比性;三是针对最优考生群体赋分区分度不够问题开展研究,探索自适应测验等技术;四是高考数学科目的难度问题,建议未来数学高考命题从“文理不分”走向“文理略分”。

刘海峰教授指出,要充分认识考试评价政策改革的发展规律,持续提升高考公平性和效率,为科技人才涌现和培养作出贡献。

在交流环节,刘海峰教授还就有关问题回答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