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申继亮:围绕育人核心问题,如何高效推进新课程实施?
发布时间:2023-11-14     浏览量:

随着新课程和新课标的颁布,一线教育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在第五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原一级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解析落实新课程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内外部诸多挑战、需要处理好的教育内部十大关系,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行动建议。


2012年以后,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陆续开展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并于2018年1月印发了2017版的高中课程方案的标准;2023年3月印发了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新课标。当下实施新课程面临着来自教育内外部的诸多挑战,下面从时代形势变化与教育内外部存在的挑战出发,谈谈我们该如何高效推进新课程的落地。


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时代形势与外部挑战


1.面对教育强国时代任务,课堂教学改革要高站位推进


在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过程当中,要深刻领会重要的政策新要求:


十八大以后,中央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里面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提高教育质量。


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今年5月29日,习总书记讲话再次强调:“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可堪大用、能堪重任的栋梁之才。”


中央在十八大以后,对教育的要求应该说是越来越高。今天,教育强国建设已成为整个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或者说首要任务。那么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当中,无论哪个学段、哪类教育,都有重要的历史使命。


近期,教育强国纲要基本完成研制,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当中,这几点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并把握好:


正确的政治导向,不管教育强到什么程度,人的创造力多高,创新能力多强,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就是教育要培育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对教育的政治方向要求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要有完备的教育体系,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强大的服务能力,广泛的国际影响等,这些都是教育强国建设最基本的标志。


教育强国建设最后的根基要回归到基础教育,要追根溯源到课程怎么设置?教育理念是什么?教学如何开展?实际上落到最后,还得靠一线教学一节节课、一个个活动去完成这样伟大的使命。


因此,我们要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站位,提高到新时代的任务上来,与教育强国建设紧密结合。


2.面对社会新发展,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过去大工业时代,我们崇尚标准化。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从原来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时代,正在走向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时代。


社会发展强调每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独特性。


从整个社会的组织来讲,过去研发人员少到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再到生产人员逐渐增多的“金字塔结构”正在被打破,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研究型人才(包括技术研究人才)。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快速变化,个体在职业选择上,一辈子干一件事,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即使是同一个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方式也会不断迭代变更。


面对社会的这些新变化和新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一定不能在标准化的流程当中去培养。反映到教育上,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怎么培养学生多元综合思维、灵活应变能力,怎么尊重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强调每个人的自主自律,这是非常重要的。


换句话讲,今天的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显得更为关键,一个人如果有能力而没有高度的自律和品德,他将给社会带来破坏。


3.面对国际竞争,要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点 


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17世纪的英国,再到20世纪的美国,乃至今天,科技中心人才的高地一直在西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与西方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国际竞争,最后比拼的是人的创造性。不解决创造性的问题,可能就会失去根本的主动权。


如何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创造素养,其时代意义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529”讲话里指出:基础教育是基点。如果说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这个基点不打牢,仅仅依靠高等教育是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培养一定要大中小一体化设计与培养。


4.面对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要变革学校教育功能 


社会发展和知识迭代,让我们必须一辈子学习,以不断去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同时网络时代到来以后,我们学习的途径变多,非正式学习现象越来越普遍。


以前我们依赖学校教学。学校教学是高度组织化、有计划的学习,有方案、有课标,有课表,有教学安排等。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非正式学习——由学生自己发起的、自愿的、个体化的,跟特定情境关联的、非线性的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这就意味着将来学校的教育功能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


5.面对非知识性学习,要培养学生内在动机 


非知识性学习越来越重要。人才的培养、尊重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这些都跟非知识性的学习相关,比如人格、情感、价值、内在状态等。这些是过去各个教育环节中不够重视的,今后在教育中必须关注起来,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


最近看到一位北大博士的论文。他在论文研究中,跟进了以各种竞赛获胜保送到北大的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发现:


十几位化学大赛的优胜者、得胜者保送入北大后,大概有三分之一不再学化学,转学金融和计算机,三分之一对化学依然保持高度热爱,最后三分之一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


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同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化学下功夫,不一定是因为感兴趣,只是学得好,就把它当做一块敲门砖,进了大学以后就改变方向。这里不是说不能改变,而是反映出: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学,有没有可持续的内在动机来支撑学习和成长。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团队曾经对院士、艺术家等创新人才群体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这些人从始至终高度热爱自己的事业、心无旁骛、非常执着,因此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知识渠道获得多样化的情况下,非知识性教育中,对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内在兴趣的激发,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十分重视,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6.面对普遍缺失的幸福感,要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实施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积极的一面,也需要特别关注不那么乐观的一些层面。来自PISA的调查数据显示,在7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我们国家学生的幸福感排在51位,反映我们学生学习很好但不幸福,负面情绪一直在攀升。不仅我国,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现出学生心理韧性越来越差,对多元性的包容度、开放性越来越差的共性特征。


我们对下一代提出很多高期待、高要求,但这个群体本身出现很多情况和问题,比如心理疾病(抑郁症)的低龄化。关于我们怎么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改进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已经不是简单靠课堂里做个讲座,搞个活动就可以。要从课程上和学校文化上去做努力。比如新课程倡导劳动教育,不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实施新课程并不是在学校里关起门来,就可以按照课程方案、课程理念去推进,我们要综合考虑上述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在时代的大背景、高站位下,在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在关注教育理念变化、社会发展变化的全盘思维下,推进新课程落地实施。


实施新课程,要处理好教育内部的十大关系


新课程落地过程当中,教育内部需要思考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1.处理好国家标准统一与各地灵活自主的关系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标准是统一的。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统一的标准、同样的政策落实到各地,肯定会出现差异化的实施。怎样既能够遵守统一规定,又让各地能灵活自主?我想必须强调学校办学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没有这一点,标准落实不下去。


2.处理好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部一开始就强调均衡发展,这也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所有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发展要均衡。但在优质均衡的大前提条件下,一定要强化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只讲均衡缺少特色,我们就做不到遵循教育规律,因地因校制宜发展,政策实施效果就会打折扣。


3.处理好硬件资源保障与软性文化建设的关系 


过去我们提到教育经费投入,更多指向教师工资提高,教学设备投入。这些硬件保障我们做了很多,但我觉得更需要关注的是学校文化的建设,就是所谓的隐性课程。


我们要考虑,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信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在硬件保障差不多的情况下,一定要下大功夫把学校的各种活动、社团办起来。这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一方面。


4.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共同基础,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前提是强调人人不一样。因此,在注重共同基础、强调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教育要特别关注学生个性特征。


为什么有的孩子的创造力随着年纪的增长被抹杀,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存在趋同的标准评价。所以教育教学,特别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兼顾全体,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一面。


不过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低年级的小班,教师可以做到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互动和对话,大班制、并且对于教学进度有要求的情况下,实施起来就有难度,需要寻求破解之法。


5.处理好学生与学习的关系 


我们现在天天强调努力,只要能学就要努力学,就要学好,缺少对个性的尊重和兴趣的挖掘,这是造成一些棘手问题的根源。


今天在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反思怎么去管理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不感兴趣但让他努力学也能学好和孩子感兴趣让他学,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对待孩子的管理模式。


6.处理好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关系 


新课标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把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关系更加深入地梳理出来。过去我们一直讲知识中心,学某一学科,学科体系是很严密的,任何关联的知识都不能教少了。现在强调实践逻辑,学生要解决成长中的问题,需要学什么,教师要怎么教?这是两种教学逻辑。


学生成长转折期遇到的很多问题,学科逻辑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实践逻辑可以。所以这次课程修订反复强调要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项目学习、学科实践等促进学生成长,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但是,当前教学中,还是学科逻辑主导并影响我们的教师,需要彻底转变教学逻辑。


7.处理好分科教学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现实中,学科是划分不开的,比如道德与法治、地理、历史,这三门学科都涉及人口、经济、交通等共性问题,生物化都有很多对于自然现象本质的解释。所以本次课程改革也在推动学科综合,这次提出10%的跨学科课程占比,是为了倒逼基础教育迈出教学转型的第一步。


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们要培养面向社会的综合人才,现在大量的工作需要综合能力。综合能力需要基于现实问题、基于项目来培养,如果按照原来的学科逻辑教学,需要大量时间去开展教学,很难落实。


8.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的关系 


什么叫学科思想?以数学为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这就数学思想。再比如物理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拥有物理观念,能把自己面对的自然界的现象转换成物理的问题,去分析、去解释。让学生用科学的观念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才能有理性的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学科素养。这些素养在生活、工作、未来一辈子方方面面都会有作用,这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所在。


9.处理好传统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在提教育数字化,它与传统的教育相比,到底哪个更好,我们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看待。但我个人不是特别主张把教室、黑板弄得那么现代化。


技术虽然能够将抽象的东西进行直观和形象化展示,但如果过分依赖技术来演示教学内容,把传统的“人灌”变成“机灌”,盲目地应用信息技术替代孩子思考的过程,不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将无法得到提升。


过分依赖于技术也会造成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命题能力这两大关键的、不可取代的专业能力的退化。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如何被合理、适度应用需要重新被审视。


新课程实施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特别关键的一个要素,一是要加大对教师素养命题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将教学理念变成行动。第三要能够以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提升应对并处理好来自学生多变的情况。


教育方式无论如何改革,学生和教师双主体地位都不能被技术替代。只有当传统方式满足不了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时,再把信息技术引进来。


10.处理好课内课外的服务关系 


实施新课程但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第一大挑战就是授课时间不够,知识点都讲不完,如何给学生动手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育人理念,我们一定要用课程的眼光来看待课外时间的安排,因为很多孩子成长需要的资源、需要的教育来自于校外,所以放假不等于“让学生放松了,对学生放手了”,包括寒暑假、假期,我们也要对学生有相关指导。


实施新课程的“三不”与“三要”


1.不能把课程实施窄化为新教材使用 


核心要求是教育理念转变,突出育人为本,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有些地方教育系统负责人,认为新课程,就是用新教材,没有新教材,就没办法落实新课程,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这一轮课程修订是为了育人,明晰我们要解决育人方面的什么问题。教材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其中的要素之一。从教师教学层面来看也是如此,专业能力越强的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越低。


2.不能把课程实施窄化为知识点的增删


核心要求是重整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结构化。


新课标六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精心思考设计的,浑然一体的。解读新课标,不能碎片化去比对,尤其忌讳对比新课标之于旧课标增删了哪些知识点。


当我们看到任务群、核心概念、主题学习这些关键词,要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的关键词和要求,它们出现的原因是 “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指向的是知识结构化,以及为什么要结构化。


现在的教育把知识打碎了,一个个点去讲,去训练,新课标落实后强调知识结构化,必须以单元教学为基本单位整体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单点去推进,不能窄化新课标的要求。


3.不能把共同的理念窄化为统一行动模式。 


核心要求是要因地、因校制宜,突出学校办学自主权,教师教学自主性。


新课改理念是一样的:落实立德树人,强调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等等,这些是必须高度统一的认识,但是这些理念变成教育实际行动的时候,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突出学校办学自主权,强调教师教学自主性。


4.要把理念变成行动 


现在,教育一线对核心素养、大概念这些课改名词都很熟悉,但理念变成行动需要一个过程。怎么把教的内容、教的过程与立德树人、素养培养之间建立关联很重要,没有建立关联,理念就没有转化成现实。


我们很多课,怎么能够把理念变成行为,比如地理教学,我们能不能在讲自然地理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到人文地理。因为人文地理一定会有思想性的教育,能提升相关素养。


要把理念变成行动,关键要有立意。核心素养立意,首先要求我们教任何一个知识、任何一个内容,要想到跟核心素养培养有什么关系?跟这个单元的目标、着力培养的素养如何建立关联?


5.要把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新课程方案,包括课程标准里,有大量的政策要素。


比如遵循国家大要求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举例来说,只要课时不超过国家要求的浮动范围,学校可以自主安排长短课、大小课,课时的先后顺序。


但是校长一定要花功夫,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有校园课程统筹考虑,根据学校的情况,学校育人的要求,制定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把政策变成办学基本的蓝图、强化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同时要做好课程之间的调整和整合。方案里明确指出允许课程整合,怎么整合,学校可以自主设计。


新课改要落实很多新理念和新要求,不是简单靠发文、靠号召,也不是简单靠几次培训就可以做到,要变成在课程落地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机制。具体而言,教师要开展教学研讨,将教育教学当中的难题变成研究的课题,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索如何解决问题。


这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采取行动验证假设,并在推广中变成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机制。


新课程落地一定是校校有项目、人人有课题。再资深的教师,面对新的方案、新的标准、新的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大小难易的问题。如何才能够把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落到课堂,变成教育行为,真正变成教师的智慧,就要建立研究的思想,在研究当中找规律。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O8ch7SNh3QNWcDLXON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