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动态

冯刚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

  

冯刚   武传鹏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目前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差异很大。运行和发展这样庞大而复杂的教育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教育发展方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回顾和总结党加强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历史经验,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主要举措与成就

  

  过去十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党的领导有力有效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正是由于党加强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1.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政治领导。”政治领导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力保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同人民群众生活期盼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题中之义。

  

  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着重强调了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修改使教育方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法律规范,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指导思想方面,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办学方向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根本宗旨方面,扎根中国大地,将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四为”;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在教育工作目标方面,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教育培养对象方面,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持党的思想领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思想领导是指对于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和精神状态的领导,见诸教育领域,表现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十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重要抓手;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强课堂教学主阵地;根据知识分子特点,充分运用协商、谈心等方式与其沟通,等等。总体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持续深化推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3. 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持续优化组织体系建设

  

  党的组织领导是指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干部、党员来组织领导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依靠坚强的组织体系来实现。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教育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优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在教育领域坚持党的组织领导,重在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首先,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体系,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其次,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师生推进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再次,健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过去十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形成了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发展、突出实效的工作格局。

  

  要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质、不变色,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之高、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年来,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被视为基础性工程:引导教育战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部署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一系列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重要举措的实施,使教育领域成为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双向互动中,党加强对教育事业领导的经验丰富而深刻。

  

  1.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位

  

  位列教育“九个坚持”首位的“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一系列历史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各项体制机制。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体制机制,既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要;既是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坚强基石,也是深化教育制度体系创新的强大保障;既是对十年来党对教育事业领导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持续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提高对教育事业领导的自觉性、执行力,确保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制度。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完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是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体制机制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领域,抓好薄弱环节,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推动形成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的机制、教育领域党建工作机制等,亦是健全党对教育事业领导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

  

  2.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因此,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最突出的要义。十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教育领域必须全员、全方位、全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教育领域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办学方向,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次,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完善中国特色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再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明确区分各类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坚决防范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此外,充分利用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为技术基础的传媒手段和方法,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引领作用。

  

  3.以高质量党建强化党的领导,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否全面而有效实现,取决于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教育系统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政治建设的统领下,抓好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是落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管党治党真正严起来。再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系统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基层组织,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和整体性提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

  

  4.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之问”——如果我们的后人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坚持党的领导,不能接好我们的班,导致国家改旗易帜,那我们今天这么拼搏奋斗还有什么意义?他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因此,必须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抓好后继有人这个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的根本大计。

  

  实践已经证明,过去十年,在党的领导下,教育战线始终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了大批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堪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三、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发展趋势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长远来看,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将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得到强化。

  

  1.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立德树人中更加彰显时代价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大中小学,在与师生座谈时深入阐述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事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立德树人必定面临新任务新要求,而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立足大局看教育,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培养大批听党话、跟党走、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造就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事业局面至关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将伴随党的领导日益强化而向纵深推进。

  

  2.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改进加强中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关键要促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所处的历史方位相适应。今后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发展趋势之一就在于逐渐严密以党中央为大脑的组织体系,调节和引导组织机构行为,优化组织机构之间协调联动和责任落实,提升各级组织机构落实中央教育决策部署的能力和自觉性。大体而言,主要围绕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法治化三方面进行。民主集中制既是调节党的组织关系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还是实现党部署推动工作的领导方法。党的领导要在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中得到体现,民主集中制就是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统筹和贯通途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展教育事业要自觉依靠师生员工的力量,从群众的主张和诉求中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人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载入各级各类学校的章程。此外,在改进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各项工作的规律和特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绝对领导”“政治领导”“统筹领导”等,改革创新领导方式。

  

  3.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科学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在教育领域体现为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教育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执行能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基于已有制度优势而逐渐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过程。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子进程,后者为前者提供制度支持和外部支撑,前者可以有力助推后者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国家逻辑。党在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居于主导、统筹地位,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治理的核心特征和根本优势。

  

  可以看到,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将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进一步科学化。这种科学化包括很多方面。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事业,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直面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迫切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实践逻辑、文化性格和价值体系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三是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聚焦主体、对象、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和关键要素,在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上出实招、硬招、新招;四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五是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互通互鉴,共建共赢,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深度参与国际教育事务,在全球教育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传鹏,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

https://open.work.weixin.qq.com/wwopen/mpnews?mixuin=aBAGBgAABwA23JmHAAAUAA&mfid=WW0330-6Z90hAAABwCJ-3ySz73B8AkrFUB66&idx=0&sn=9bea6ede407fee9d9a72572379b293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