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教育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教育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架构“中西”师范院校协同提质新桥梁
发布时间:2024-01-13     浏览量:

郝芳华.png

郝芳华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师范院校是教师培养的摇篮和主体,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教育部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该计划旨在从制度引领、资源保障、实践探索等层面,推动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协同提质计划实施近两年来,华中师范大学组团遵循“中央引领、地方支持、院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组团发展、协同提升”的工作机制,聚焦师范教育主业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集成发挥组团内高校的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水平、师资队伍素质、社会服务效能等各领域工作持续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些成绩彰显了组团各高校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同题共答的丰硕成果,正是我们组团响应国家部署、顺应时代需求、办好师范教育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彰显时代性,对标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一项教育创举,其核心意义直接指向薄弱地区师范院校造血功能和教师供给源头,是新时代国家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必要举措。协同提质的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提质,要将协同提质计划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就要在科学构建协同体系、形成完善的协同工作方案、建立良性运行的协作机制和组建得力的工作团队上下功夫。华中师范大学组团基于既有基础完善协同机制,以高质量开放、高水平合作的大格局不断增强组团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组团各高校师范教育主业更加突出、自身特色优势更加鲜明、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学科共建、人才共育、学术共研、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协同生态,努力走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由“扶智”到“提质”的组团帮扶新路。


强化协同性,对接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需求。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多元协作、内外互动、综合施策的复杂工作,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新的工作要求,既要谋求突破和有所超越,也要稳中求进和有的放矢;既要凝聚组团内3所M类高校的优质资源,也要挖掘组团内3所N类帮扶高校的办学优势。作为组团牵头高校,华中师范大学“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会同组团各高校坚持“共谋、共建、共赢”理念,落实“一组一案、一校一策”原则,优化实施方案,细化具体任务,统筹组团发展与个体需求的关系,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青年教师成长”“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提升”等共性项目和“卓越乡村教师实验班”“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示范培训基地”等个性项目,建立“项目带动、任务驱动”模式,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1+M+N”机制下“组团式”发展的示范效应、驱动效应、辐射效应和矩阵效应,探索师范院校协同发展新范式。


体现责任性,回应建设高水平师范院校的新期待。作为培养教师的“国家队”、组团牵头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将更加旗帜鲜明地办好师范教育,坚定不移地服务基础教育,加快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完善“五育并举”新机制,一体化推动强师计划、国优计划等政策的实施,不断探索新师范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当育人“大先生”,当好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未来教师的排头兵、领头雁,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协同作战,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决心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画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施工表”和“路线图”,架构起一座横跨“荆楚大地到云贵高原、千湖之省到多彩贵州”的“中西”高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新桥梁,为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9YryWBk9Ahzi5ObMUj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