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教育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教育新闻

为教育强国培育优秀教师!《人民政协报》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发布时间:2023-09-06     浏览量:

大国需要良师,强教必先强师。当前中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好的教师教育更是为国家和大众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问题高度关切,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中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正值第39个教师节前夕,《人民政协报》特别邀约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共同探讨我国教师教育的当下进展和未来探索。


为教育强国培育优秀教师

——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锚定“四有”培养目标

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一年前的9月7日,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这次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同学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你们有没有统计北师大毕业生的从教情况?


程建平:去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勉励同学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百余年来,北师大秉持“开先河”“作表率”的理念,为国家输送了30多万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其中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教师。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为促进北师大学子能够在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你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程建平:一方面,学校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职业信念养成教育。我们希望从北师大毕业的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心中都有一颗“大国良师”的种子,都能胸怀“国之大者”,将青春融入国家民族的前途中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北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校训精神所强调的知行合一,着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打造“身边的思政课”和“行走中的思政课”。大家熟知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求学期间她就参加过学校“启功教师奖”的寻访调研,作为志愿者赴海南、广西深度采访3位乡村老师,这次实践让她对家乡山区的贫困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她反哺家乡的决心,而她的感人事迹也激励着更多师大学子接棒奔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面向“优师计划”师范生群体,学校首创了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培育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这项举措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优师计划”培养要求,总体实现生源地实践基地“全覆盖”;同时在培养链条上延伸,开辟北师大全国基础教育合作学校为师范生实习实践的“第二校园”,打造“乡村振兴调研队”“强师工程服务站”等。


另一方面,学校对毕业生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和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自2020年起,学校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引导毕业生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从教,对入选者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并提供校友指导、集中培训、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全方位帮扶。同时,设立“优师”基金,争取基金会、企业等优质社会资源的支持,初步构建起“优师”公益伙伴体系,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就“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还就好老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强调,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旗帜”,北师大在人才培养上是如何落实“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方面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程建平:学校锚定“四有”培养目标,实施卓越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具体则通过五个“深化”的实现来落实:深化学科专业结合,面向国家需求、面向未来变化、面向学生成长,面向不同区域的教育实践,完善本科专业设置,提高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招生比例,如近5年我们新增了汉语国际教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艺术与科技、应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深化科教融合,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深化本研贯通,实现培养路径衔接,如先行探索了师范生本研“4+2”“4+5”贯通培养等新机制;深化通专结合,完善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了跨学科的学习体系;深化“两个课堂”的结合,构建“课堂+实践+网络”的立体教学体系,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四门教师素养类通识必修课,让每名北师大学子都具备“四有”素养,打上鲜明的“四有”烙印。


聚焦师范生培养这个“核心点”,学校多措并举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探索形成“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职业教育”贯穿全学段的“三维度、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在珠海校区成立未来教育学院,建设乐育书院、弘文书院,强化“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培育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卓越教师。同时,完善多学科支撑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以教师教育优势学科为主体,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一流学科引领,探索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数字化教育,凸显多学科助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矩阵效应,为培养学科基础扎实、一专多能的“四有”好老师提供学科支撑。


我们深刻认识到,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才能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优化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师德涵养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师德铸师魂,培育厚德之师。比如通过“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模块课程,培养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情操;通过举办名师名校长讲坛,邀请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名师的人生追求,领会教师职业精神。


师范教育亦需超前布局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北师大作为现代师范教育的领军,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对我国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展望和建议?


程建平:面向未来,师范教育也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谋划、科学布局,吸引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成为大国良师,把握和尊重教师发展的科学规律,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创新教师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把教师培养工作与乡村振兴、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统一起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科技自主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整个教育领域的教师队伍走向创新、拥抱创新、培育创新,具备更为广博的素养储备,为未来而教。同时,科技与教育发展趋势呼唤着师范教育不断加大对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及相关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力度,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与工程教师供给,夯实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


从所处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来看,一方面立足国内,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核心使命,汇聚优势学科与师资,深化通专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要不断拓宽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范畴边界,推进“国优计划”,推动更多“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吸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从教乐教,构建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携手共同培养“四有”好老师的高质量教师培养体系。一方面要放眼全球,提升中国师范教育影响力。坚持以我为主的高水平开放,构建全球卓越多元的交互合作网络,开展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合作与辐射,在国际重大教育议题研究中发出中国声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40 (1).jpg

2023年6月,程建平带队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优师计划”县域工作专项调研,期间与木里藏族自治县倮波乡小学师生交流。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北师大已经走过120周年,在我国全面启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今天,如果让您给北师大描绘三幅画像,一幅“历史”,一幅“今天”,一幅“未来”,您的脑海中,三幅画像会是什么样的?


程建平:回望历史的北师大,我想是教育报国的红色师范。百廿京师,肇基于民族危难、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1902年,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应运而生,开创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这里是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是爱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等,都曾在此引领思潮、启迪民众。从五四运动点燃革命星火,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支部之一;从西迁陕甘播撒教育火种,到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洪流,北师大人都勇敢地走在时代最前列,铸就了红色师范的强大基因,谱写了矢志报国的壮丽诗篇。从百年前率先派出海外留学生、强调以我为主办出特色,率先开办教育研究科、倡导教学科研并重,率先创办平民学校、普及教育传播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首倡设立新中国教师节、弘扬尊师重教风尚……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红色师范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勇毅前行。


凝望当下的北师大,我想是踔厉奋发的大国师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师工作,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迎来黄金期。从2014年9月考察北师大并发表“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到2015年9月给“国培计划”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到2019年7月对杰出校友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再到2022年9月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心北师大,亲自为学校发展定向领航。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嘱托和厚望,我们坚持胸怀“国之大者”,以国家需求为最高追求,以“四有”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作为,倾心铸就中国教师教育的“珠穆朗玛峰”,领航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破解中国教育均衡化和高质量发展难题、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北师大方案。


展望未来的北师大,我想是引领变革的一流师范。学校刚刚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宏伟蓝图,谋划重点任务,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着眼于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和国家重大战略,在党代会报告中,我们以更高站位和前瞻思维提出了实施五大战略工程:强师工程、全民素养教育工程、教育数字化战略示范工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这些看起来跳出了一校一域,但是功在千秋,都是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永续事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师范大学正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我们将继续高举师范大旗,坚守教师教育核心使命,将“红色师范”基因融入为师之道,将爱国报国之志刻进育师大业,努力做教师教育的引领者、教育改革的探路者、教育难题的攻坚者、教育生态的优化者,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新篇章。


文章来源: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309/06/content_4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