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权威解读

党代会权威解读

所在位置: 首页» 党代会权威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权威解读之八
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量: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改革发展共识、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师大新闻”栏目开设“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权威解读”专题,围绕学校推进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和师生校友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校领导进行权威解读,以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为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8-1.jpg


本期解读人

副校长 汪明


问题一 党代会报告提出,落实“四有”培养目标,健全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请您谈谈如何推进实施卓越本科生教育行动计划和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


实施本研卓越人才培养系列改革,是落实“四有”好老师和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健全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举措和关键行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培养“四有”标识鲜明的一流学生的育人共识,形成以“四个一流”为内核、“五个重点”为外延、“四大改革”为支撑的本研卓越人才行动计划,致力于建设与世界知名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一致的高质量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卓越、国际视野开阔、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此学校制定了卓越本科生教育行动计划和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


卓越本科生教育行动计划和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性改革行动计划,具体包含16项改革方案,其中卓越本科生教育行动计划10项,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6项,覆盖招生、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学科平台、考核评价、学生科研和实训等改革内容。


以卓越本科生教育行动计划为例,学校拟探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从人才培养源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将通过优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有组织的跨学科学习。具体包括: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设“协和医班”和“协和药班”,联合培养新医科和药学领军人才;推动“英语+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继续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拔尖人才机制;培育申报北京市第二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推动更多学科深度融通、跨界碰撞。同时还将试点建设一批有组织的跨学科辅修课程模块和微专业课程模块,不断完善辅修学位和微专业建设。


学校启动研制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实施方案。随着时代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呈现多学科、多领域、大跨度和深层次的交叉渗透与跨界融合态势。近年来,教育部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交叉学科”,并大力推进和布局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立足高质量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将“搭建学科交叉平台,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关键环节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专项推进。下一阶段,学校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立足高标准、新机制,从现有学科中选取5-7个优势学科,围绕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环境生态、国家安全、未来设计等交叉特征明显的领域,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充分利用“一体两翼”办学优势,布局设置学科交叉平台,鼓励其立足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凝练优势特色,主动对接校内外相关院系,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着力破解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管理机制等制约学科交叉融合关键环节的问题,探索推动学科高质量融合创新、实质交叉,力争建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


为了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学校拟实施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立师范专业建设专项。总体任务是聚焦师范类专业卓越建设标准,开展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综合性改革,加强两校区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培养国家教育现代化所需的各级各类“四有”好老师。重点支持师德养成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师范专业建设与师范专业认证、信息化助推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条件建设、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国际视野拓展和两校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等八大领域。希望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学校多元化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基于产出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两校区协同育人机制得到深化,产出一大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优秀成果,学校的教师教育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显著。


在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中,学校计划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方案。依托学校相关优势学科,规划设立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建设4-5个工程硕博士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与行业领域深度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探索企业深度参与工程专业学位办学的新模式、新途径。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实施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行业领域建立互利共赢、形式多样、产学研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缩短学生进入行业的适应时间,同时打造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协同培养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构建与社会需求、职业能力相对应的应用课程模块,强化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效性,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国际化培养体系,建设海外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国际化的课程教学和学位授予体系。创建校内专家与行业精英相融合的指导团队,明确导师组的构成与职责,发挥导师组的核心作用。形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效运行机制和新型治理结构,为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提供高质高效的运行保障,在国内外高校和行业内全面打造北师大工程专业学位优势品牌。


问题二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请您谈谈如何探索构建具有北师大特色的“长贯通、闯关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大力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大师引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具有北师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


构建“长贯通”人才培养新格局。一是探索本科招生改革,建立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选才育才街接机制,助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是以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为试点,共同构建一体化长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变革。三是将大学的学科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教育培养优势,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推动构建“大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从娃娃抓起”培养创新思维、培育科学精神,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四是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基础上,进行学科延伸计划探索,切实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探索“闯关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全员开放与动态进出相结合,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与常规培养方案并行,健全学生自主选择培养路径。二是加强“101计划”基础学科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和核心实践项目建设,以闯关式课程设计和科研训练为抓手,以“优生优培”励耘博士项目为牵引,让有潜力、有志趣、有恒心的未来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三是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推进与著名科研院所、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科技领军企业等的联合培养,推动基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多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在重大科研任务中锻炼和造就高水平拔尖人才。四是持续深化国际合作。选择国外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联合培养基地,丰富学生国际化培养渠道,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方式。


问题三 党代会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学科建设“五大任务”,请您具体谈谈思路和做法。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只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才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全面提升所有学科水平”的总体目标和“三强一补争一流”的建设思路,确定了全面振兴理学学科、强化人文学科优势、增强社会科学影响、补足工科空白、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等“五大任务”,分层分类明确了各类学科建设的路径,为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面振兴理学学科。加强对地理学、数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一流学科的管理服务,支持学科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巩固提升学科优势。推进物理与天文学院高质量建设,整合物理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力量,整体提升“大物理”领域学科水平。加大对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支持力度,推动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学科与中科院相关院所“一院一所”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双聘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导师,提升联合科研攻关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人文学科优势。支持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哲学等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艺术学学科以“艺术与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促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打造传统学科新优势。推动世界史、考古学等薄弱学科补足学科短板、形成特色优势。支持新闻传播学创新发展,在前沿领域争取重大突破,提升学科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跨学科组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牵引带动作用,以“双聘”形式跨学科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文化强国等建设。


增强社会科学影响。优化对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等优势学科的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巩固优势特色。持续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全国重点马院建设,强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打造师大特色、国内领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快面向未来的教育学转型,开展基于文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的未来教育范式创新研究,探索教育机器人、教育装备等前沿领域。推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发展,加大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数字经济等新兴应用文科领域发展。加强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不断提升社会科学影响力。


补足工科空白。以珠海校区为主布局一批工科领域。加强计算机类学科建设,布局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软件工程技术等方向,充分发挥其学科枢纽作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布局建设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材料等工科学科,圈选重点领域,适时组建实体学院。布局和建设若干工程专硕、专博专业,面向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坚持学科导向和跨学科相结合,积极建设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论证在珠海校区增设设计学、区域国别学等交叉学科。促进现有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等领域搭建学科交叉平台,聚焦关键环节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形成学科交叉的良好氛围。围绕脑与认知科学、海洋、生命健康等领域,积极争取资源支持,探索新机制、国际化合作办学,适时启动新兴学科建设。


文章来源:https://news.bnu.edu.cn/zx/ztxw/bjsfdxdsscddhbgqwjd/d68fac988cfb4a9394d2ff5945424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