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党代会权威解读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改革发展共识、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师大新闻”栏目开设“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权威解读”专题,围绕学校推进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和师生校友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校领导进行权威解读,以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为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本期解读人
副校长 周作宇
问题一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请您从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方面具体谈谈工作思路和举措。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坚持精准引才、高标准引才和全球引才,建立分层人才培育体系,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十四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研制各类人才队伍专项规划和队伍建设方案,为吸引、培养、留住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激发教职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建设“追求卓越、崇尚规则、共谋共治” 的校园文化。
第一,坚持精准引才、高标准引才和全球引才。大力引进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通过统筹规划教学科研岗位队伍、建立引进人才科研绩效分析系统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性;通过规范人才引进评价程序、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保证引才的高标准;通过举办全球人才推介会、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增强人才引进的全球性。
第二,建立分层人才培育体系。学校于2019年设立京师特聘岗位,推动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制度创新,强调岗位导向、实施分类评价、强化动态管理,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最大限度发掘人才的新潜力、新动能;不断加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选聘和培养,采用博士后、劳动合同制、人事代理和事业编制等多种聘用方式,构建岗位丰富、多元聘用、梯队分明的青年人才聘用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各级各类专项教师培训研修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夯实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完善博士后分类管理体系,加强高端博士后引进和培养,做大博士后队伍,筑强人才“蓄水池”。
第三,建立健全教师分类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坚持分类管理,按照教学科研岗位分类管理原则将教学科研岗位细分,制定符合各类岗位特点的晋升条件,为不同类型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坚持分类评价,突出育人评价、拓展成果形式、创新评价方式,出台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分类晋升和年度考核院校两级的政策体系,体现学科和不同岗位的特点;不断强化“岗位-任务”相匹配的分类考核评价,引导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公共服务等工作,调动不同岗位类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落实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综合绩效评价改革。学校持续推进业绩奖励改革,多次增加业绩奖励经费投入,突出质量导向,向扎根人才培养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促进教师依法取得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学校改革重大业绩奖励和一般业绩奖励制度,全面推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绩效为核心”的业绩奖励体系,注重能力、实绩、贡献评价,瞄准高端成果,体现一流水平。突出综合贡献导向,加大对院(系)一般业绩奖励分配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审核、监督,将教师的工作表现与卓越文化的践行情况相结合,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及时、充分的认可和奖励,激励教师追求卓越,以人才汇聚、人力高效、人心和谐为目标,建立促进卓越文化建设。
问题二 请您谈谈未来五年学校在国际化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如何统筹利用世界一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服务学校自主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创新?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学校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学科发展的中心任务,立足全球做强“一体”,引领教育发展共同体,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第一,统筹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服务学校自主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创新。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一方面积极“引进来”。发挥珠海校区“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优势,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联合国际学院建设,“在地国际化”实现创新突破。围绕全面振兴理科学科、强化人文学科优势、增强社会科学影响、补足工科空白、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的“五大任务”,与世界一流高校或学科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以高水平科研合作带动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打造学生对外交流精品项目,不断提高学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学习交流的质量。充分发挥UNESCO农教中心等国际组织平台功能,建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人才“旋转门”,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
第二,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构建全球卓越多元交互合作网络,推进学校与联合国、欧盟、东盟、非盟、G20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企业等的交流合作,开展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合作与辐射。发挥学校教育学科群、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学科群、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学科群、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学科群的优势,推进优势学科参与全球治理行动。依托UNESCO农教中心、UNESCO“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G20反腐追逃追赃研究中心、APEC高教中心等机构发挥学校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学科专家在相关国际组织任职,组织开展国际组织相关项目,研发制定相关标准,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推进“留学师大”品牌建设,建设好京师书院,办好一带一路学院,推动京师国际暑期学堂提质增效,打造人才培养国际品牌项目,在全球延揽优秀生源,培养热爱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社会、理解中国治理、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强海外宣传平台建设,拓展海外传播渠道,推广宣传“优师计划”和“强师工程”的中国教育经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持续建设好“看中国”等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不断扩大其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挖掘潜能打造新的文化传播精品项目。加强海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推动中国语言文字的海外传播,助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问题三 请您谈谈未来五年学校在统战工作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如何加强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领,营造同心奋进的良好氛围?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学校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统一战线面临新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学校将结合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把统战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思考谋划,坚持守正创新,以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形成更具有北师大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伟力。在具体工作中,将着重把握以下内容: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效。学校党委将紧扣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面向党外人士精心组织教育实践,持续开展教育培训,积极打造宣传阵地,统筹谋划各类学习活动,引导学校党外人士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上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统一战线力量。继续加强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的常态化联络,以联谊交友和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邀请参加重大活动等形式,广交深交朋友。
第二,持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依托统战服务与支持系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统筹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着眼于党外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发现储备、培养使用,加强政治引领,加大培养力度。根据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做好常态化无党派人士的认定工作。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作用,加强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指导知联会拓宽联谊渠道,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活力。
第三,积极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引导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党派团体工作制度及流程,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探索和打造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特色活动。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建好“同心荟”交流平台,组织支持举办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会,培育帮扶学术成果转化为高质量政策建议,切实提高参政党建设水平,发挥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第四,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维护校园和谐。着眼统筹校内相关资源,不断完善协同配合机制,持续打造品牌活动,推出系列实践成果,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辐射面和影响力,多措并举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持续加强师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将党的宗教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新教师入职培训、新生入学教育等环节的重要内容。
第五,推动港澳台侨和海外统战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协同联动,面向港澳台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国情教育,以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增进交往、凝聚共识。着眼学校侨务工作特色,支持学校侨联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为老侨送温暖,为新侨助发展。通过“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加强对华裔留学生的联系与关心,加大对留学归国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增进同海外校友的联系,引导他们为中外友好交流、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积极发挥作用。
问题四 请您谈谈未来五年学校在校友工作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如何凝聚全球校友力量,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校友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智聚力,凝聚社会力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校秉持职前职后一体化全程服务理念,特别是针对毕业生的“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理念,将校友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贯通,积极推动构建学校与校友更为紧密的发展共同体,不断增强校友凝聚力和归属感,努力蓄积校友与学校携手共进、双向奔赴的强动能,开创校友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实施校友组织网络体系建设计划。构建覆盖全面、规范运行的校友组织体系,为校友提供“心灵归属的港湾”,推进校友活动规范高效开展。进一步激发学院、区域、行业校友组织活力,提升服务校友的能力。加强海外校友组织建设,服务学校国际化发展和开放合作。紧跟传播领域的新趋势,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型传播手段,通过校友会的独特视角,展现学校的精神文化,传递北师大人的时代声音。
第二,校友资源拓展计划。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实施校友资源拓展计划,引导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建设,共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挖掘校友育人合力,服务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强师工程”战略部署与落实,扎实推进启航计划职后培训与能力提升工作。进一步推动京珠两地校友融合,服务学校“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做好校友导师的推荐,引领在校生健康成长。助力招生就业,发动校友参与招生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搭建校友单位与毕业生的供需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举办校友单位招聘会。探索开展校友职业发展追踪调研,多渠道搜集毕业校友的职业发展状况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让校友成为学校事业参与者、文化传承者、品牌塑造者、资源汇聚者,形成学校发展合力和不竭动力。
第三,赋能校友成长计划。不断优化联络校友和服务校友的平台,全方位深化校友服务,为校友的终身学习与职业成长加油护航。办好校友课堂,深度开发学校学科和专家资源潜能,支持校友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加大力度组织开展启航职后培训,助力他们争做“四有”好老师,成长为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举办校友论坛和“三创”展,促进校友间的交流与共享;采访宣传优秀校友事迹,关注扎根基础教育一线和乡村振兴一线的校友,讲好北师大人的故事。构建全员参与的校友工作体系,营造鼓励和支持校友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https://news.bnu.edu.cn/zx/ztxw/bjsfdxdsscddhbgqwjd/76f1419951d642d8b4b34efd535d5acc.htm